為了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他勤奮耕耘、無私奉獻,用閃光業績書寫著無悔人生,用擔當奉獻詮釋著一名共產黨人的錚錚誓言。他就是東豐縣關工委主任張永奎。 2019年,張永奎被縣委任命為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任職后,他組織創建了“夕陽紅五老關愛團”、愛在鹿鄉志愿者青年志愿服務、張崇安關愛之家等新時代關愛工作品牌,有效地拓展了經典教育、家長學校、扶貧助學等特色工作,開創了關心下一代工作新局面。 創新開展宣教活動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是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任務。因此,張永奎創新工作思路,組織開展特色主題活動,以正能量賦能青少年健康成長。 為了增強黨史學習教育的成效,張永奎主持召開專題辦公會,將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等納入年度重點工作清單,逐一進行部署落實。組織開展“學黨史、感黨恩、擔使命、育新人”主題教育實踐活動,他帶領五老關愛團成員,將黨史創作成少年兒童喜聞樂見、淺顯易懂的兒歌、小快板、順口溜,組織五老宣講員深入中小學,向學生們宣講。截至目前,全縣已有2.5萬余名中小學師生參加學習教育,共制作黨史教育宣傳展板150余塊,新建主題教育宣傳欄98處,辦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黑板報500多期,自主開發涵蓋紅色經典、傳統文化、地方史等近5個大類、20余種校本課程,讓紅色基因植根學子心田。 打造關愛服務品牌 擔任縣機關工委主任以來,張永奎經常深入鄉鎮、農村、學校、機關單位調查研究,發現培育典型,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促進了全縣基層機關工委工作的發展。 經過深入基層調研,張永奎與班子成員研究決定,在全縣中小學開展“講一個紅色故事、讀一本紅色書籍、看一場紅色電影、唱一首紅色歌曲,做一件好事、寫一篇體會文章、游一次教育基地”的主題實踐活動,按照就近就便原則,依托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解放將軍紀念館、東豐烈士陵園、東豐縣第一個黨支部遺址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游基地學黨史”主題紀念活動。每年都在全縣中小學選出50名優秀學子,在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緬懷革命前輩活動,激發了青少年愛黨、愛祖國、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情感。 近幾年,張永奎每年都協調縣圖書館、愛心企業,向村中小學捐贈圖書千余冊,還組織編寫了《永遠的豐碑》《長征路上的紅色故事》和“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宣講教材”等學習資料,分發給全縣各中小學,讓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精神激勵少年兒童發奮學習,立志成才。 傾情扶助弱勢群體 多年來,張永奎把關愛社會弱勢青少年群體作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組織開展捐資助學、關愛留守兒童等活動,幫助他們健康成長。 為了幫助回鄉青年掌握一技之長,張永奎協調皇家鹿苑創業園,創立科技扶貧示范基地,開展創業技能培訓、技術指導、產業幫扶和就業幫扶,幫助青年增強自我“造血”功能。經過探索實踐,他總結出了“關愛青少年成長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的工作經驗,得到省、遼源市關工委的認同。 面向弱勢群體,傾心關愛助學。近幾年,張永奎組織“愛在鹿鄉志愿者協會”,開展圓夢助學活動,為百余名中小學生捐贈資金30萬元,學習用品及衣物千余件。協調多部門為貧困兒童捐助資金100多萬元,使他們繼續完成學業。每年都協調縣醫院志愿者、中醫院志愿者團隊深入鄉村學校,為學生進行健康體檢,贏得師生和家長們的贊譽。由于工作業績突出,他相繼被省、市關工委評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 初審:張立蘊 復審:石 巍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