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貯飼料是指將新鮮的青綠多汁飼料在收獲后直接或經(jīng)適當(dāng)?shù)奶幚砗?,切碎、壓實、密封于青貯窖、壕或塔內(nèi),在厭氧環(huán)境下乳酸菌大量繁殖,抑制霉菌和腐敗菌的生長,PH降到4-4.2以下可把青飼料中的養(yǎng)分長時間地保存下來。 按青貯設(shè)備材料的不同主要分為以下三種: 青貯窖。貯量少的,應(yīng)用小圓形窖。貯量多的,應(yīng)用長方形窖,內(nèi)壁成倒梯形。長方形的窖四角作成圓形。青貯窖的寬深取決于每日飼喂的青貯量,通常以每日取料的挖進(jìn)量不少于15厘米為宜。 青貯塔。用鋼筋、水泥、磚砌成的永久性建筑物,呈圓筒形,上部有錐形頂蓋,防止雨水淋入。塔的大小視青貯用料量而定。 塑料袋。此方法投資少,是目前國內(nèi)外正在推行的一種方法。我國有長寬各1米,高2.5米的塑料袋,可裝750-1000千克玉米青貯。塑料袋能使用兩年,在此期間可反復(fù)使用多次。 常用的制作青貯飼料的原料有: 青刈帶穗玉米。玉米帶穗青貯,即在玉米乳熟后期收割,將莖葉與玉米錘整株切碎進(jìn)行青貯,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良好的適口性,是牛的優(yōu)質(zhì)飼料。 玉米秸。收獲果穗后的玉米秸上能保留1/2的綠色葉片,應(yīng)盡快青貯,不應(yīng)長期放置。若部分秸稈發(fā)黃,3/4的葉片干枯視為青黃秸,青貯時每100千克需加水5-15千克。 各種青草。各種禾本科青草所含的水分與糖分均適宜于調(diào)制青貯飼料。豆科牧草如苜蓿因含粗蛋白量高,可制成半干青貯或混合青貯。禾本科草類在抽穗期,豆科草類在孕蕾及初花期刈割為好。 自制青貯料切碎的長度:細(xì)莖牧草以7-8厘米為宜,玉米等較粗的作物秸稈切碎長度不要超過1厘米,最好為0.7-0.8厘米。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窖貯。如是土窖,四壁和底襯上塑料薄膜(永久性窖可不鋪襯),先在窖底鋪一層10 厘米厚的干草,以便吸收青貯液汁,然后把鍘短的原料逐層裝入壓實。最后一層應(yīng)高出窖口0.5-1米,用專用塑料薄膜覆蓋,然后用土封嚴(yán),四周挖排水溝。封頂后2-3天,在下陷處填土,使其緊實隆凸。 塔貯。把鍘短的原料迅速用機械送入塔內(nèi),利用其自然沉降將其壓實。最后可在原料上面蓋塑料薄膜,然后上壓余草。 袋貯。青貯原料切得很短,噴入(或裝入)塑料袋,逐層壓實,排盡空氣并壓緊后扎口封閉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