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大食心蟲,又叫黑鉆眼病。各成齡梨園都有發生,以幼蟲危害果實和花芽,影響梨的產量。 梨大食心蟲的危害癥狀: 被危害的芽及花叢基部有一蛀孔,孔外有深褐色碎末堵著孔口,幼蟲在其內作一白繭越冬。被危害芽鱗松散,不再膨大。花叢被危害后枯萎。被危害果蛀孔口有很多蟲糞堆積,果柄基部被咬傷,并纏有大量絲,吊在樹上。形態特征為成蟲為暗灰褐色蛾子,體長10-15毫米,前翅由前緣至后緣有兩個波狀條文,條紋中間色淡近灰白色。老熟幼蟲體長15毫米,暗褐綠色,卵橢圓形,稍扁性。初產白色,漸變紅色,近孵化時黑紅色。蛹體長10-13毫米,黃褐色。尾端有6根帶鉤的刺毛,橫排成一列。 梨大食心蟲在我省一年發生1-2代,以小幼蟲在花芽內越冬。第二年4月中下旬花芽膨大露綠時,幼蟲從越冬芽轉入萌動的花芽內危害,待花芽干枯后再轉入果實內。被害幼果上有入果孔,孔旁有褐色蟲糞堆積。6月末7月初老熟幼蟲在果內化蛹,并吐絲將果柄纏在果臺上不落地,蛹期兩周左右。7月中下旬成蟲羽化,開始產卵,一頭雌蛾最多可產卵200多粒。卵主要產在梨果萼洼內、芽旁。個別產在枝的粗皮處。每處1-23粒,卵期5-9天。孵化后,大部分幼蟲危害芽后就在芽內作繭越冬,小部分幼蟲先危害芽后害果,或直接害果在其中化蛹,羽化后成蟲產卵于短果枝、芽旁。幼蟲孵化后入芽危害,在其中作繭越冬。9月末幼蟲作繭完畢。 防治梨大食心蟲的措施: 消滅越冬幼蟲。越冬幼蟲轉芽較集中,一般在1-2天內完成,防治必須抓住關鍵時機。4月中下旬經常檢查越冬幼蟲生活情況,若天氣突然轉暖,幼蟲又很活躍或已發現轉芽要立即打藥。噴布藥劑可用30%桃小靈乳油2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2000倍液。抓住時機噴一次藥即可。 消滅成蟲。7月中下旬結合防治桃小消滅產卵的成蟲。用藥參考防治桃小食心蟲。 摘除蟲果。5月上旬開花時剪掉枯萎的花叢;6月中下旬,在成蟲羽化前,摘除蟲果燒掉。如果每年細心摘除蟲果,可以基本控制危害而不必特意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