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譽為“中國人參之鄉”的吉林省撫松縣,人參產業不僅是當地經濟的支柱產業,更是全國人參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全國80%的人參在這里交易,承載著無數參農與參企的夢想與希望。為更好地服務于這一特色產業,撫松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以精準、專業、高效的司法服務,為人參產業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精準把握服務節點。每年的四月至六月為人參種植期,九月初至十月中旬為收獲、加工期。在此期間,人參產業法庭對涉人參案件單獨進行梳理,實行上門立案、預約立案、優先排期送達和開庭審理。并以深入參地開展調解為主的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確保不誤農時、不影響生產。 萬良長白山人參市場是全球最大的人參交易市場,僅電商從業人員就達3000余人,近兩年線上年均交易額突破9億元,人參作為“藥食同源”的產品已成為職業打假者關注的領域。撫松法院在審理打假糾紛類案件中,對商品標識等內容存在瑕疵或者過錯的企業和商戶,督促其及時糾正錯誤、嚴格把關生產經營、強化商品標識管理應用。同時,開展普法教育培訓、提供法律咨詢等,增強商家法律意識和產品意識,有效預防和應對遭遇“職業打假”的困局。同時,充分發揮人參產業法庭專業審判優勢,對民事爭議提前介入,有效化解當事人糾紛和矛盾。制定具體翔實的風險提示清單,隨案向當事人及轄區群眾發放,引導參農、參企規范經營、管理及做好風險防控。 構建特色服務模式。2020年6月,萬良人民法庭恢復以來,受理各類民商事案件累計1126件,其中,近80%的案件與人參產業有關。今年6月,法庭加掛人參產業法庭,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促進人參產業提檔升級。法庭與轄區內涉人參產業的村委會建立聯系,設立巡回審判點,積極開展巡回審判。特別是在處理有關參地承包、參籽買賣等案件時,堅持到田間地頭進行實地踏查,了解糾紛產生的真正原因,探討解決途徑,兼顧公序良俗原則。法官干警們通過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巡回審判、法律講堂等方式向轄區人參企業進行宣講,培養企業的商標意識、品牌意識,提高人參產品附加值。 打造專業服務團隊。撫松縣法院選派年富力強、審判工作經驗豐富的資深法官擔任人參產業法庭庭長,并配備專業知識強、素質過硬的青年法官及助理,形成審調工作“黃金三角”搭檔。并注重培養人參知識方面的專業人才,積累涉人參案件的經驗,打造專業團隊,辦理疑難案件。人參產業法庭邀請當地的人參專家擔任人民陪審員,參與涉人參產業糾紛案件審理,確保審理的合理性與公正性。啟動“府院聯動”機制,積極協調政府組織成立人參協會、西洋參協會等民間組織,在審理相關案件時請他們參與庭審及勘驗,征求他們對案件結果的意見,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充分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通過互聯網法庭、微信“云審”小程序,組織雙方當事人在網上開庭、調解,避免當事人來回奔波,減輕當事人訴,有效提升群眾滿意度。 撫松縣人民法院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不斷提升司法服務水平,為人參產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未來,法院將繼續深化司法改革,創新服務模式,努力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初審:張立蘊 復審:石巍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