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國北疆,阿勒泰的天空如洗,雄鷹翱翔,遼闊而壯美。一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從這里跨越4000多公里寄到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為民司法畫面。 援疆醫務工作者的信賴托付 “任務緊急,我已經動身前往阿勒泰參與醫療援疆,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援疆醫務工作者王先生,懷揣著赤誠和熱愛,從長春來到新疆,為群眾的健康福祉貢獻力量。然而,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他卻因一起執行案件感受到了無助與焦慮。 原來,王先生是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原告,因被告未按生效判決履行給付義務,于2023年4月到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執行。而就在案件剛剛進入執行程序的時候,王先生卻踏上了醫療援疆之路。 放下電話那一刻,武紹軍心里沉甸甸的,他想,為援疆醫務工作者解除后顧之憂,法官責無旁貸。 來自家鄉的司法溫暖 “武法官,我人在阿勒泰,這里信號不好,我也沒法回去跟進案件……” “別急,您安心工作,我們就是你堅強的后盾,一定會盡全力為您兌現勝訴權利。” 執行法官武紹軍在得知申請執行人王先生的特殊情況后,深知這起小標的執行案件不僅寄托著援疆醫務工作者的信任,也是人民法院支持醫療援疆最具體的工作舉措。法官經過迅速了解案情、綜合考量后,決定簡化案件處理流程,全程電話溝通跟進,力求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每一次通話,既是執行程序的推進,也是心連心的交流,溫暖和力量在無形中匯聚成流。 跨越山海的執行和解 經過法官多次電話溝通,2023年5月,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被執行人分期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還款義務。協議達成后被執行人分期給付王先生,后因被執行人自身原因未按和解協議完全履行后續還款。為促進被執行人履行,辦案法官運用剛柔并濟的執行方式,在反復做其思想工作的同時,于2024年8月對被執行人采取了限制高消費等強制措施。最終,被執行人于2024年10月將剩余款項一次性履行完畢。 收到轉賬消息的那一刻,王先生的心踏實了,也被執行法官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深深地感動著。 雙向奔赴的溫暖感動 2024年11月,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收到了這封來自阿勒泰的感謝信。信中,王先生字句間洋溢著深深謝意,“武紹軍法官的公正無私、高效專業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態度,讓我深感敬佩和感動。” “我由衷感謝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培養出如此優秀的法官,感謝武紹軍法官在我最需要援助的時候伸出援手,請接受我最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 千里萬里,情義相連。一封感謝信,見證了小案件背后的大情懷,也感動和激勵著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們。 初審:張立蘊 復審:石巍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