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我省大部分地區氣溫高、雨水大,空氣潮濕,群養的肉食雞會因應激而影響生長,所以飼養肉食雞應加強如下工作。 堅持全進全出并徹底消毒。前一批肉食雞全部出售后,要徹底清掃舍內環境,再用2%的火堿水噴灑全舍,12小時后用清水沖洗網架。空舍2-5天,再用過氧乙酸或季銨鹽類消毒劑全面消毒一次。然后,算好雞舍空間的立方米體積,按每立方米25克高錳酸鉀、50毫升甲醛的量分點投放熏蒸24小時。打開門窗通風24小時待舍內無刺激氣味后,提前兩天將舍內溫度升至35度再進雛。 做好疫苗接種提高免疫力。 應在5-7日齡時滴鼻或點眼傳染性法氏囊炎苗,10-12日齡再滴鼻或點眼新城疫Ⅳ系或新、支二聯苗(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聯苗)。28-30日齡時用新城疫Ⅳ系苗雙倍量飲水。 加強飼養管理嚴防中暑。因飼養時間短,最好使用顆粒飼料或人工全價配合飼料。要及時調整舍溫,當舍溫高于30度時,一定想辦法降低舍溫避免中暑。如用玉米秸或稻草加蓋于舍頂遮陽、加裝排風扇或水幕簾、空間噴淋涼水或地面灑水、放冰塊等。如果濕度太大,中午一定要開門窗通風。為避免雞食欲下降影響生長,可避開中午高溫時間給料,早、晚各增加一次投料。全天給足飲水,必要時可在飲水中添加維生素C或適量的小蘇打減少熱應激。 防治主要疾病確保健康。肉食雞易發大腸桿菌病,該病臨床癥狀呈病理的多樣化,必須確診后再做藥敏試驗并選敏感藥物連服一個療程。 雞舍濕度大易引發雞的呼吸道疾病。最易發的是慢性呼吸道感染,其病原是支原體。該病原可以寄生在健康雞的呼吸道中,當環境條件差或營養不良時,雞的抵抗力下降就易發病。病雞先是甩鼻、打噴嚏,稍后就咳嗽(短而高的鳴叫)。該病發病率較高,病程較長,死亡率不高,但影響生長,貽誤治療或久治不愈的可導致死亡。治療藥物有好幾種,按療效可排序為:泰樂菌素、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土霉素、紅霉素。用藥途徑最好是每天早、午、晚各飲水一次或將全天用量拌入料中全天內服,不可一次性投服。如確定為以上兩種病混合感染,可將泰樂菌素與強力霉素等量混合飲水,連用4天。預防方法是定期用不同消毒藥物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