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遠村東,嫩綠長溪柳絮風。”干凈整潔的公路小巷,白墻黛瓦的山水人家,文明和諧的幸福生活,治理有效的社會新風……長白縣金華鄉堅持抓黨建促振興,充分發揮鄉村、機關、企業、學校、醫院等“六域”基層黨建引領作用,巧用新元素撬動鄉村振興脈搏,加快衛生城、園林城、文明城創建,全面開啟“生態優良、村莊宜居、經濟發展、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鄉村美顏“新模式”。 創建干凈鄉村“樣板村” 家家戶戶庭院美,匯集一路好風景。被納入首批“千村示范”序列的金華村位于G331國道上,近年來,借助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東風”,金華村把“美麗庭院”“干凈人家”創建作為“頭等大事”常抓不懈,通過“積分”激勵制度,以“積分兌換獎勵”的形式激發群眾自覺共建共治共享的熱情和參與的積極性,扭轉了過去黨員干部“唱獨角戲”的尷尬局面,真正實現村民由“袖手看”到“動手干”的環境整治新格局。 走在金華村的大街小巷,映入眼簾的是美觀大方的文化墻、整潔干凈的“四好農村路”,耳畔還不時傳來大喇叭播放的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提示:自覺打掃房前屋后、嘗試進行垃圾分類……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靠整治,重在保持,金華鄉創新打造BTX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一線綜合體,以基層黨建引領群眾改變以往思想觀念,用行動破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易“頑疾復發”的局面,一個個干凈整潔的美麗庭院,成為村莊的靚麗名片。 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一村一落皆是景,美麗鄉村入畫來。隨著美麗鄉村規劃藍圖的徐徐展開,金華鄉打出政府主導、各村聯動、全民參與、綜合整治“組合拳”,通過以點帶面、逐步推開的方式全力推進廁所革命、全方位提升綠化美化水平,并重點對河道池塘、公路小巷、庭前院后進行全面治理,按照臟變凈、亂變美、差變景的原則,逐步實現一村一景、一河一韻、一家一畫的良好局面,加快從“一處美”到“全域美”、從“一時美”到“持久美”轉變。 同時,金華鄉緊緊圍繞白山市深化“基層建設年”、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的總體部署,積極發揮基層治理統一領導體制優勢,全力實施“六域”黨建引領“三城”創建46條舉措,著力探索黨建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模式,著力實施農村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建設生態特色村鎮,推動生態產業發展,通過舉辦涉農部門和鄉村干部踐行“兩山”理念專題培訓,落實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標準體系,全力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爭做鄉風文明“領頭雁” 華夏文明數千載,步履堅韌永不衰。金華鄉緊緊圍繞“抓好基層黨建,引領鄉風文明,推動鄉村振興”的思路,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抓實基層黨建的重要抓手,有效激活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讓基層黨員成為鄉風文明建設“領頭雁”,推進黨建帶動鄉風文明新成效;扎實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組織黨員、干部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創新思想文化引領形式,通過不斷營造文明和諧的氛圍,力爭打造文明村鎮全覆蓋的“金華樣本”。 打造“榜樣金華”品牌,堅持以“村”為單元、以“家”為最小細胞,積極開展“文明家庭”“身邊好人”等評選表彰活動,引導群眾在發現、推薦、評選、學習和講述的過程中得到觸碰、升華、固化;深挖本地傳統文化,挖掘整理一批弘揚傳統美德、符合時代要求、貼近生活實際的好家規、好家風,把零星的“精氣神”匯集成“能量團”滲透到每個角落,讓百姓在耳濡目染中“沐浴”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傳承發揚“正能量”。 生態優良、村莊宜居、經濟發展、鄉風文明、治理有效,金華鄉在全面推進重點邊境村、千村示范創建、脫貧攻堅后評估等重點任務的過程中,著力創建干凈、靚麗、文明“三型”村鎮,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