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靖宇縣靖宇鎮靖安村按照市委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的發展目標,充分釋放生態優勢,助力“一山兩江”品牌建設,結合縣委“1345”發展戰略,全力發展特色農業和中醫藥文化研學產業,不斷打響“長白山下北藥村”的知名度,有效助力靖宇“北藥名城”建設目標。 走進靖安村岐黃文化園,首先在一方四季體驗館可以品嘗到以中藥為原料的一方四季本草輕養茶,之后瀏覽古色古香的中藥研學館,近距離察看原汁原味的動植物中藥材,全方位感受道地中藥文化的獨特魅力。靖安村岐黃文化園位于靖安村小火車站屯,由中國醫藥集團規劃設計并全資打造的鄉村振興幫扶項目,2023年正式投入運營。項目以鄉村振興為契機,以中醫藥文化為主線,以文旅融合、非遺傳承為核心的精品關藥文化研學項目。該項目可以有效承載靖宇中藥名城的文化建設、傳播擴大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影響力。項目依托靖宇縣豐富的長白山道地藥材資源、秀美絕倫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東北民俗文化及厚重歷史沉淀的“小火車站屯”等自然及文化資源開展建設,將打造成集科普教學、文化傳播、中醫康養、勞動實踐、田園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特色研學文旅項目。一期項目現已完工并投入運營,建成“三館一中心”,即一方四季體驗館、研學館、國醫館和文化推廣中心。通過體驗本草輕養飲品,參觀中醫藥學起源發展史、中醫藥古書籍、中醫藥器具、中藥材標本展示、互動體驗學習等方式,全方位展示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一期具備同時接待50—80人次團隊研學學習能力,同時也可接待散客活動。現已經和靖安村黨群活動中心、長白山道地藥材資源保護與科普研學基地等串聯在一起開發出中醫藥文化研學產品對外開展合作。通過與靖宇縣文旅集團等知名企業簽約合作,帶動集體經濟增收,現已承接長白山人才學院各企業團體參觀學習人員2000余人次,同步對接小火車站屯域內30余戶特產加工戶,輻射帶動全縣道地中藥材加工產業,提升道地農特產品附加值,預計年內可帶動村集體增收30萬元以上。金安村也將正式步入百萬村行列。 長白山道地藥材資源保護與科普研學基地,始建于2021年5月,占地面積30余畝,通過大力培育道地藥材,為建設鄉村振興項目聚勢賦能。該項目自實施以來,改變了傳統種植玉米、大豆的農業發展現狀,切實發揮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幫扶優勢,實現各類優勢有機整合。目前,項目核心區種植赤芍、白鮮皮、蒼術等十余種白山地區代表性道地藥材,打造了觀景臺、木質涼亭、棧道等休閑娛樂設施。基地建設根據道地藥材種類,結合地形、面積等因素進行整體設計,兼顧生物學特性與觀賞性,配套放置展示牌、二維碼,對藥材及基原植物的性狀、分布、用法用量等信息進行詳細的科普展示,從而達到資源保護和科普雙重目的。據國藥集團派駐靖宇縣靖宇鎮靖安村第一書記肖文濤介紹,長白山道地藥材資源保護與科普研學基地種植有赤芍、人參、刺五加等10余種長白山地區代表性道地、藥材。近年來,立足本地道地藥材資源優勢,通過承接中藥材線上訂單和線下售賣等方式,靖安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年營業額突破500萬元,累計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50萬元。該項目整體建成后,將與長白山人才學院深入對接,大力發展“圍院經濟”。 靖安村歷經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走出了屬于自己的中藥材種植、銷售、加工為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路,將靖安村“最美村部”建設項目、國藥岐伯文化園建設項目、長白山中草藥種質資源圃項目、林下五味子種植項目連點成線,發展獨具特色的區域“中藥材產業”精品研學項目,在實現產業振興的基礎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初審:張立蘊 復審:石巍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