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筆者走進榆樹市八號鎮北溝村,水泥路邊到處可見蔬菜大棚。 在北溝村8組,村民李桂英一邊銷售西紅柿,一邊告訴筆者:她家有四棟大棚,面積1.3公頃。今年西紅柿獲得大豐收,純收入可達20余萬元。李桂英從2008年開始種植西紅柿,由于科學種植、科學管理,收入逐年增加,成了富裕戶,她發自內心地感謝黨的好政策,感謝各級組織的支持。 江蘇省客商陳先生,是北溝村的老客戶,他對北溝村西紅柿頗感興趣,連續10多年到北溝村批量購買西紅柿,經濟效益非??捎^。 北溝村位于榆樹、扶余、雙城三市(區)交會處,國道102線穿村而過,地理位置優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環境為北溝村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全村幅員面積12.2平方公里,轄5個自然屯,9個小組,耕地1160公頃,村民770戶、3010人。 近年來,北溝村大力發展棚膜蔬菜產業,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群眾參與、政府扶持、規范發展、富民強村”的鄉村振興之路。全村棚膜蔬菜種植面積470公頃,7個蔬菜標準園共有大棚1061棟,年產蔬菜6萬余噸,2021年產業收入達1.46億元,人均純收入達3.6萬元。2020年、2021年連續兩年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2020年八號鎮因北溝村特色蔬菜被命名為“吉林省西紅柿之鄉”。 北溝村將繼續優化棚膜產業結構,做大做強棚膜產業,助推全市鄉村振興戰略高標準實施。突出黨建引領,謀劃棚膜產業發展思路,不斷完善道路、電線、排水、網絡等基礎設施,為北溝村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加快科技轉化,緊扣發展特色產業促鄉村振興這一思路,以“百校聯百縣興千村”建設為載體,依托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立足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研發和種植功能性蔬菜,在加強黑土地保護的基礎上提升農產品質量,豐富農產品類別,有效增加棚膜蔬菜附加值,為早日實現北方菜王村的遠景目標提供智力支撐。推動三產融合,全力推進總投資2.1億元,占地5萬余平方米的蔬菜交易中心建設,結合吉鮮冷鏈項目,完善蔬菜深加工和存儲體系,積極發展商貿流通業,大力推行“互聯網+智慧物流”新模式,延長農產品產業鏈,完善農產品供應鏈,全面構建符合實際需求的物流網絡,做活產業發展后半篇文章。 北溝村在鄉村振興工作中,通過種植大棚西紅柿闖出一條致富路,西紅柿遠銷祖國各地,村民的收入逐年增加,成為榆樹市一張靚麗的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