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江市花山鎮五人把村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因地制宜,按照特色化、綠色化的發展思路,不斷探尋產業發展的新路子,持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賦能鄉村振興。 走進五人把村老牟家的草莓大棚,一股草莓獨有的甜香味撲面而來。一顆顆色澤鮮紅、果實飽滿的草莓讓前來采摘的市民贊不絕口。“他家的草莓可是喝著牛奶長大的,又香又甜還有點糯,綠色健康。這邊交通也比較方便,我們隨時可以開車來買。”市民張振濤說。 談起自家的草莓,種植戶牟進發高興地介紹:“我家現有草莓大棚3個,占地約4.5畝,每畝可產草莓1000多斤,每公斤最高價能賣到80元,年收入達十二三萬元左右,比種傳統作物和打工強得多。我種植的生態草莓不僅好吃,而且用不著清洗,摘下來就能吃,受到市民喜愛。” 為寫好鄉村振興的新答卷,五人把村兩委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以“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村集體支柱產業,激活農村市場經營”為目標,引導村民大力發展水果、蔬菜、花卉等特色產業。紅黃可口的吊袋西瓜、綠嫩肥厚的秋豆角、垂涎欲滴的牛奶草莓、五顏六色的花卉……通過多元化的種植模式,實現了“一地多用、一年多收”,在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產業發展的同時,也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