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再加上同名異物、同物異名現象以及一藥多基源情況的普遍存在,致使中藥品種更加復雜。在我們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中醫的中藥養生備受關注,怎樣準確的鑒別中藥飲片中一些外觀極為相似的中藥飲片顯得尤為重要。天津市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劑科整理匯總了幾種臨床中較為常見易混中藥: 一、山楂與紅果 在市場上購買的山楂多為食品紅果,藥用價值較低,而飲片用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的功效。二者在個頭、顏色、味道上均有區別:1.山楂果實相對較小。2.山楂果皮為深紅色,表面有淺褐色的斑點,紅果表皮為鮮紅色。3.山楂味道較酸,酸中帶甜,紅果味道相對較甜。4.山楂的葉片羽裂更深,紅果的葉片為淺裂。 二、玫瑰花與月季花 玫瑰花花托成半球形,直徑0.7-1.5cm,花較小,芳香濃郁,功用行氣解郁,和血,止痛;月季花花托成長圓形,直徑1.5-2.5cm,氣清香,功用活血調經,疏肝解郁。 三、當歸與獨活 傘形科當歸的根,包括歸頭、歸身、歸尾,上粗下細,質柔韌,有濃郁的香氣,味甘、辛、微苦;獨活傘形科重齒毛當歸的根,根略呈圓柱形,下部有2-3分枝,有散在的棕色油室,有特異性氣味,味苦、辛、微麻舌。在市場銷售的當歸藥材中常混有獨活。 四、青果與胖大海 青果是橄欖的果實,呈紡錘形,兩頭鈍尖,表面棕黃色或黑褐色,有不規則的皺紋,質硬,果核梭形,暗紅棕色有縱棱,內分三室,各有一粒種子,果肉味澀,久嚼微甜。胖大海是梧桐科胖大海的種子,表面具不規則的干縮皺紋,外層種皮極薄易脫落,加沸水放置幾分鐘可膨大幾倍,呈半透明的海綿狀物。 五、川貝母與平貝母 川貝母按性狀不同分別稱“松貝”、“青貝”、“爐貝”和“栽培品”。“松貝”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徑0.3~0.9cm。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富粉性。氣微,味微苦。“青貝”呈類扁球形,高0.4~1.4cm,直徑0.4~1.6cm。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部開裂,內有心芽和小鱗葉2~3枚及細圓柱形的殘莖。“爐貝”呈長圓錐形,高0.7~2.5cm,直徑0.5~2.5cm。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有的具棕色斑點。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頂部開裂而略尖,基部稍尖或較鈍。平貝母呈扁球形,高0.5~1cm,直徑0.6~2cm。表面黃白色至淺棕色,外層鱗葉2瓣,肥厚,大小相近或一片稍大抱合,頂端略平或微凹入,常稍開裂;質堅實而脆,斷面粉性。氣微,味苦。在市場上,常混為川貝母銷售,但川貝母價格應為平貝母的幾倍。 六、花椒與吳茱萸 花椒為蕓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青椒多為2-3個上部離生的小蓇葖果,表面灰綠色或暗綠色,氣香,味微甜而辛。花椒有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實,為五角狀扁球形,表面暗黃綠色至褐色,頂端有五角星狀的裂隙,氣芳香濃郁,味辛辣而苦,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的功效。 七、黃精、熟地黃、肉蓯蓉 酒黃精表面棕褐色至黑色,有光澤,中心棕色至淺褐色,可見筋脈小點,質較柔軟,味甜。熟地黃表面烏黑色有光澤,粘性大,質柔軟而帶韌性,不易折斷,斷面烏黑色,有光澤,氣微,味甜。肉蓯蓉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有的可見肉質鱗葉,切面有淡棕色或棕黃色點狀維管束排列成波狀環紋。 八、薏苡仁與草珠子 薏苡仁,別名“薏米”,呈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mm,寬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背面圓凸,腹面有1條較寬而深的縱溝。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甜。 草珠子是大薏苡仁的一種別稱,呈寬卵形,長4-5mm,寬4-6mm。其實真正入藥的是薏苡仁,大薏苡仁本身并沒有太多的藥用價值,不能作為薏苡仁入藥。長大于寬的就是真薏米,寬大于長的就是草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