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正值北方小年,“年味”早已悄然彌漫在空氣中。在長白山南麓深處的林海雪原,吉林白山邊境管理支隊二十一道溝邊境檢查站快反分隊的移民管理警察們,依舊堅守在祖國的邊疆,為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jié)增添了一抹別樣的“藏藍”色彩。 早7時許,當第一縷陽光穿透云層,灑落在白雪之上時,民警們早已身著厚重的裝備,整裝待發(fā)。 “同志們巡邏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可疑情況,確保執(zhí)勤安全,登車!”隨著政治教導員朱效賢簡短有力的指令,全體巡邏民警迅速有序地登上巡邏車,準備前往今天的巡邏地段。 巡邏車沿著G331國道一直向長白山腹地的原始森林深處行駛。這片原始森林約1900平方公里,海拔從1300米延伸至2600米,每年僅有2個月的無霜期。隨著海拔逐漸升高,山路變得更加崎嶇,巡邏車緩速前進,小心翼翼地繞過一塊塊突兀的巖石和深陷的車轍。 巡邏車行至山腳下,突降大雪,陡崖雪深,民警只能下車改為步巡。此時室外氣溫達零下23攝氏度,民警們的全身上下包裹得只露一雙眼睛,雪花很快飄落在頭盔上和衣服上,積了厚厚一層,隨著熱氣冒出,面罩、眉梢上也結上厚厚的一層冰霜。這樣的巡邏,民警們每次至少要走15公里,在室外長達4至6個小時。 “想要不冷就要一直走”。這是朱效賢巡邊多年總結出的工作“心法”,“這里最冷的時候氣溫接近零下40攝氏度,手機打開沒一會兒就凍關機了,人在這里只要待上10分鐘不運動,手腳就會凍得發(fā)麻了。” “報告,這里發(fā)現異常!”行進中,民警張文杰發(fā)現了一處不尋常的腳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這是狍子的腳印。”朱效賢上前查看說道。戍邊近20年,對于這里的一草一木他早已了如指掌。但為了慎重起見,朱效賢依舊讓民警放飛無人機從空中對周圍區(qū)域進行了細致搜尋。 下午2時許,巡邏隊伍在臨時駐勤點稍作休整。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自熱米飯,一邊分享著巡邏中的所見所聞。短暫休息后,大家抖擻精神,再次奔赴巡邏路。 休整過后,民警們沿著蜿蜒曲折的山路繼續(xù)前行,身后是他們在林海雪原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初審:郭小宇 復審:石巍 終審:曹夢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