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廣應用水稻重大害蟲性信息素誘控技術和釋放混合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為主要技術手段,誘殺二化螟成蟲和減少幼蟲數量,降低蟲口密度,實現有害生物的無害化治理。開展水稻重大害蟲性信息素誘控,群集誘殺水稻二化螟雄蛾,改變田間雌雄性比,減少交尾率,具有高度的專一性,不傷害天敵和中性昆蟲,無污染無殘留,且可以與其他防治技術相兼容,性價比高,使用方便等特點。釋放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選擇最佳時期、有效蜂種,按照標準化操作方法防控水稻二化螟。 (一)適宜區域 全省水稻二化螟發生區域。 (二)技術要點 1.監測發育進度。準確掌握二化螟生長發育進度。水稻重大害蟲性信息素誘控,要根據田間二化螟發育進度確定放置誘捕器時間,而不是根據水稻移栽時間確定。一般是在蛾始見期前進行田間布置。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術,要在二化螟越冬代成蟲始盛期開始第一次放蜂,吉林省中、西部地區首次放蜂時間基本在6月20日左右,東部地區適當延遲。 2.確保產品質量 (1)水稻重大害蟲性信息素誘控技術,主要包括二化螟性誘劑誘芯(揮散芯)和配套干式飛蛾誘捕器兩部分。根據近幾年我省二化螟發生動態規律,成蟲歷期延長至8月中旬以后,要采購持效期長、對靶標昆蟲引誘力強、穩定釋放、持效期長,獲得農業農村部農藥登記二化螟性誘誘芯:誘捕器選擇無異味、白色透明、非再生原料制作的干式飛蛾誘捕器等; (2)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為技術。赤眼蜂種類宜選擇稻螟赤眼蜂,如數量不足可以配合螟螟黃赤眼蜂和松毛蟲赤眼蜂混合使用。赤眼蜂產品田間釋放前,應在室內進行質量檢測,包括數量、寄生率、羽化率、雌蜂率等指標。由于赤眼蜂不同蜂種和地理種群對二化螟防治效果有較大影響,應選用有效赤眼蜂蜂種及本地優勢種群。使用的赤眼蜂產品,必須曾經由國家級或省級推廣部門在吉林省開展過防治水稻二化螟試驗示范,且田間平均防效達到65 %以上。 3.防控技術 水稻重大害蟲性信息素誘控技術 (1)放置時間:水稻二化螟越冬代成蟲羽化前5 d左右(我省歷年約為5月25日-6月5日),在田間安放裝有誘芯的誘捕器,至末代蛾期結束為止。 (2)田間布局:平均每hm2設置15個裝有誘芯的誘捕器,誘捕器間距20-30 m。田間布局外圍多,中間區域少,上風口多,下風口少。山地、丘陵稻田根據地形特征,在上風口、背風和低洼田增加設置。在有稻草垛的村莊周圍,可以圍村設置1-2圈,誘捕器間距30-35 m。 (3)誘捕器高度:水稻拔節期之前誘捕器底邊距地(水)面0.5 m,拔節期之后,誘捕器底邊于葉冠層下方10 cm至上方10 cm之間。 (4) 揮散芯和誘捕器的安裝:按照說明書要求,將揮散芯安裝到干式誘捕器倒漏斗狀裝置的下端指定位置,安裝穩固不易脫落。干式誘捕器與地面垂直方向固定在桿子上,開口向下,可隨植株生長調節高度,桿子插入泥土中,牢固不傾斜、不倒伏。 --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術 (1)釋放適期和時間:6月初,在放蜂區水稻田設置水稻二化螟性誘劑進行蟲情監測,在越冬代二化螟蛾羽化高峰期,開始首次放蜂。釋放時間宜選擇清晨5:00-9:00或傍晚16:00-19:00。 (2)釋放量和釋放點:稻螟赤眼蜂釋放量宜稻螟赤眼蜂每次釋放9-15萬頭/hm2,一般釋放2-3次; 目吉林省放蜂54萬頭/hm2,間隔5 d釋放一次,共釋放3次。每次釋放放蜂器45個/hm2,平均分布于田中。每個釋放器含稻螟赤眼蜂1000頭,螟黃赤眼蜂3000頭,松毛蟲赤眼蜂8000頭。 (3)釋放位置:蜂卡(杯式釋放器)掛放的高度與水稻葉冠層齊平至葉冠層之上10 cm,并隨植株生長調整高度。高溫季節蜂卡置于葉冠層下5-10 cm。拋撒型釋放器可直接投入田間。 (三)注意事項 1.水稻重大害蟲性信息素誘控技術 (1)群集誘殺用揮散芯不可單獨使用,必須與誘捕器配合使用,才能起到防治作用。 (2)不同種害蟲的揮散芯不能同時置于同一個誘捕器內。同一田塊內,安裝不同害蟲種類揮散芯的誘捕器間距不少于5 m。 (3)及時清理死蟲:當誘捕器內死蟲較多時,應及時清除。 (4)收回誘捕器:防治結束后收回誘捕器,拆除誘芯,洗凈,避光保存,下次重復使用。 (5)安裝或更換揮散芯前用肥皂水洗手,避免污染。 (6)運輸和存儲。揮散芯的長途運輸通常采用快遞方式,運輸時不得與有毒、有異味的其他貨物混裝,環境溫度10°C-27°C為宜,避免高溫、日曬和淋雨。夏季高溫季節可以采用裝有冰袋等降溫措施的保溫箱低溫運輸。當季未使用的揮散芯應置于密封袋中,在-5℃-—15℃的條件下存儲。揮散芯有效存儲期限為2年以上。 2、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術 (1)放蜂期間避免使用對赤眼蜂具有毒性風險的農藥。 (2)避免在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釋放。 (3)有條件的稻田可以在田埂上種植蜜源植物。 (4)提倡大面積連片釋放赤眼蜂。 (5)包裝運輸。運輸時不得與有毒、有異味的其他貨物混裝,溫度以10 °C-27 °C為宜;嚴禁重壓、日曬和雨淋。有條件的可以使用冷藏車,或采用裝有冰袋等降溫措施的保溫箱低溫運輸。 (6)存儲。臨釋放前的赤眼蜂產品可于7 ℃-10 ℃、RH 50 %-60 %的條件下最長貯存時間不超過7 d。
推廣單位:吉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防治科 聯系地址:長春市自由大路6152號吉林省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12樓 郵政編碼:130021 聯 系 人:陳立玲 聯系電話:0431-85952582 |